许温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书仙文学shuxian.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国大地,历城也算沐浴到了其中的头几缕,涌现出数家全国闻名的电器制造厂。
那些年里,“历城制造”四个字全国上下家喻户晓,新婚小夫妻们置办“三大件”——冰箱、彩电、洗衣机,其中一大半都出自历城。风风光光地绑上大红花拉回家,放在婚房里,是那个年代条件宽裕人家嫁娶的标配。
电器制造业的兴盛带动了当地经济迅速发展,没过几年,历城的犄角旮旯处处都挤满了人。
为一座历史悠久的老城,北边那座土砖砌成的城墙当时还是城市的边界。这样的城区承载能力显然无法适应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厂长们举着望远镜都没法儿从人堆里找到建新厂房的地方。
正值春风得意马蹄疾,岂能被区区没地方建新厂这种小事绊住发展的脚步?
那时的上海刚刚正式设立浦东新区不久,已然为上海提供了新空间,发展了无限机遇,效果拔群,引得各地纷纷效仿。历城的领导说咱们也学习成功案例建一个新区呗!说话间就在地图上打破了城墙的桎梏,提携了城北的一个区。
建厂房、建住宅,缺什么盖什么,雷厉风行,说盖就盖。在老城区连年盖房早已练熟了手的那批人眨眼间就建起来了新的一座“小历城”。
今天再回头看,保守的思想和不断复制已有模式的盲目发展注定走不长远。
当“三大件”的旧有款式市场达到饱和,当“结实”、“耐用”不能满足人们好奇求新的欲望时,科技含量成为家电业新的“生命线”。
历城的电器厂日渐衰落,政策扶持也无法打破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规律。名噪一时的大厂迎来业界的严冬,越是体型庞大的厂子越受不得寒,冻死得越快。
裁员、改制,皆无力回天。
最后这些家电厂或是成为其他品牌的代工厂,或是倒闭解散,“下岗”一词成为那几年里无数家庭的痛。
历城从政到商再到老百姓,无一不迫切希望能寻找到新的突破口,让这座老城转变路线,焕发新的光彩!
一年又一年过去,新一届领导们上任了。
新市长从外省调来,翻翻近几十年的资料,研究研究发现这样下去不行啊。今天修一条路,明天改一块棚户区,这么东一块西一块像打补丁一样,钱花出去不少,时间耗费也不短,城市形象依旧没有大幅提高。
毕竟自己还没把自己收拾体面呢,就这个样儿,谁来给你投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顶点中文网】《好感度拉满后我成了黑月光》《从那座韩城开始》《每月一亿游戏金》【六六文学】《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笔趣阁】《灾变卡皇》【荣耀小说网】《奥特曼:原来这边是简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