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仙文学

第七十二章 名满天下意何为

《唐朝败家子》转载请注明来源:书仙文学shuxian.cc

这一遭,谢逸朗声诵读,周遭众人听的清清楚楚。,

四句诗并不深奥,亦无典故,简单易懂,却道尽天下农夫耕作之苦。让人感慨,亦在警醒世人,尤其是显贵富裕之家,珍惜盘中餐食,莫负农夫辛苦。

谢逸暗叹,在这个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年代。勋贵门阀,世家富豪如果多一点体恤,少一丝盘剥,世间或许会多一份美好。

但愿如此吧!

在场之人,想起自己过往的奢靡生活,念及世情百态,不由心生感慨,一个个沉默不语。

李世民轻叹一声,悠悠叹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人辛苦啊……张亮,将今日宫宴上的吃食打包,赐给洛州田间劳作的农人。”

“是!”

突然变成无食之宴,所有的宾客脸上毫无怨怼,也不敢有怨怼,纷纷赞同吾皇的英明决定。与此同时,众人纷纷将目光落在谢逸身上,对这位少年县子充满好奇和钦佩。

“谢县子才华横溢,立意高远,毫无疑问,乃今日文会魁首。”五姓官员连声称赞,一道给出最佳好评。

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悠悠道:“淮阳县子谢逸出身陈郡谢氏,乃晋时谢灵运之后。”

“原来如此,谢县子家学渊博,才思敏捷,果有谢公遗风。”

“昔年谢公有言,天下才共一石,天下人共一斗,谢公得一斗,曹子建独占八斗。然今日闻诗,谢县子才学恐在曹子建之上。”

“……”

一时间,各种溢美之词不断,将谢逸捧的很高很高,堪称当世俊杰。“谢一斗、谢八斗”之名不断被提及……

谢逸不由满头黑线,老祖宗谢灵运也真的是,吹捧一下曹子建可以,自己怎么不谦虚一下呢?搞得自己现在被人称斤论两,一股菜市场那什么的即视感……

一片赞誉之中,李世民满面春风,拿过李治书写的诗稿,吩咐道:“玄龄啊,将这首《悯农》颁布天下,作为天下学子蒙学必读诗作,告诫学子,警醒世人,惜食悯农。”

“遵旨!”房玄龄欠身领旨,回头悠悠看着谢逸,目光深沉。突然之间,这位当朝宰相心头一震,瞬间通透明白。

君心难测,果不其然。

他原以为李二陛下今日设宴,主要是将新作物广而告之,从而安定民心,震慑山东世家,震慑魑魅魍魉。

直到此时,房玄龄才发现自己想错了,至少想法不够全面。今日宴会,李二陛下的广而告之有两个对象,推物亦荐人。

物自然是玉米,土豆等新作物;所荐之人则是谢逸。

文会扬名,必然闻达于世家;《悯农》诗传颂天下,教育学子,警醒世人,谢逸这个作者也会理所当然为世人所知晓、铭记,从而名满天下。

还特意强调他陈郡谢氏的出身,李二陛下想要干什么?房玄龄隐约猜到一些。

他原以为自己已经足够重视这个年轻人,但事实上还是有所轻视了,至少比之李二陛下有所轻视。

不用多想,这个年轻人前途不可限量是必然的,只是他能担得起那幅担子?还是那句话,君心难测,陛下这么办必有其道理。

至少,皇帝通过此举,通过这么一个人,向天下发出了一个讯号,必须心领神会。

因为他房玄龄不止是昔日秦王府十八学士,今日的大唐左仆射,也是出身清河房氏的官员,亦属山东名门。从今往后,有些事情,必须要多加注意……

目光又从侯君集身上扫过,想起谢逸的来历,房玄龄不由心生疑惑,陛下已经完全信任他了吗?

侯君集的心情不错,不管怎么说,谢逸这个人才是自现的。只是……他能有如今的成就,算不算自己举荐呢?他又可否记得这份举荐之恩?

……

谢逸隐约也有种感觉,李世民今日似乎有意把自己推到台前,让自己出风头,很古怪的行为。

真是的,人家想要低调些的,现在弄得名满天下,人尽皆知,这样真的好吗?

两世为人的经验让谢逸有种不好的预感,人怕出名…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等等,这些俗话多少都有些道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魔女,火球与蒸汽邪神》【热趣阁】《海贼王之大蛇的百物语》《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力速双A魔法师[西幻]》【侠客中文网】《龙只想水群,不爱待在洪荒》《娱乐春秋》《和无数个我互相帮助》《谍海青云

尹三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书仙文学shuxian.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血腥科技有限公司胡俊的世界魔法老师同人之不存在的人宦海沉浮重生赛罗奥特曼远坂家的叛逆韩娱之马斯克韩娱之国民导演重生之校园风流我才不萌双马尾笑傲江湖之大漠狂刀熊猴子的作死日常网游之少林德鲁伊一头凶残大恶龙的幸福生活兵王鸿飞邪恶使徒加强版火影东方盈月歌反叛之堕天使折翼真综漫无双恋爱吧死妹控(ABO)阳澄湖帝王丹青曲异能古董商大唐逐鹿风云枫山五剑仙魔法大陆创世记口袋萝莉重生之娱乐大宗师游戏角色大炼师三界魂行学园都市的御坂姐姐西游往生录妾宠道士之娱乐南韩逆天武仙超级附身文娱高手赤与蓝的初始